Welcome to Soka Gakkai Malaysia Creativ Group blog. Creativ Group originally is called Graphic Group. Feel free to drop by and check out out activities and updates. you can also leave comments or impression in this blog.

欢迎来到马来西亚创价学会-创艺组的部落格。

至亲爱的队员:这里是一个共享的空间,有任何建议、牢骚、抗议、感谢的话、不好意思说的话、赞美的话,请在这里留下你的肺腑之言。
至非队员的SGM会友:路见不平,请拔刀相助。
至非SGM会友:想了解更多我们的幕后班底,,欢迎游览www.sgi.org 。任何疑问绝对欢迎。

Friday, September 7, 2007

藝術點滴

人生可以有几种境界


  • 第一是自然界 = 什么都不想,如动物一般,只是吃饱穿暖、享受生活

  • 第二是功利境界 = 要去做事、赚钱、成名(个人功利)、
    效忠国家,人民、建设社会等(群体功利)

  • 更高一种是道德境界 = 讲求个人品德修养

  • 最高的是天地境界 = 宗教,和审美的境界 = 领悟人性的、大自然和宇宙的伟大和无限,合为一体,它不但能提升人的道德,进而能解决人的烦恼,也解决了生死的问题。
李成琳:有一个法国人说:“如果一个人在18岁前没有去过卢浮宫,这辈子他都不会去了。”这朴素话语里的真理是:具有“赤子之心”的童年少年期是与艺术作品交流最重要的一个时期。艺术与孩子的天真、质朴、坦荡、和谐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孩子们拥有着纯粹的仿佛与生俱来的自我感受力。如果这个时期只有对分数的功利追逐,那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不只是个人的悲哀,更是文明社会的悲哀。

黄建华:的确如此。就拿中国传统的书画作品来说,很多年轻人的第一反应是,并非不想了解,只是无从下手,不知该怎样欣赏。对于很多人来说,接触艺术品的年龄都已经超过了20岁,即便是依据一些解说性的东西去理解作品,也绝对是一种失却纯粹感受的有距离的欣赏。这里有一个“语言体系”的问题。比如我们现在说的重庆方言,彼此都能听懂,这是因为我们从小就是在这样一种语言氛围里成长起来的。如果现在让一个广东人用地道的粤语来和我交谈,我肯定无法与之沟通,这是因为我完全不熟悉客家语言体系。书画也是一样,它们也有自己的“语言体系”,你必须走进传统书画作品,在多熟悉多了解中捕捉其笔墨间蕴涵的信息,并逐渐清晰其艺术语言,才可能形成欣赏的“沟通”渠道,并沉浸其间受到艺术熏陶。

中国书画特别强调人和艺的关系。所谓“练人练艺”,就是要求在创作中人和艺的双修;在书画的欣赏过程中,也时常出现因人废字、因人废画的现象。这说明中国书画从某种程度上说不是单纯的艺术,而被视为其做人的一部分。书画的修养正是理想的中国人所必备的条件。同样,也因具有中国书画传统文化的滋养,才使中国人的创造有着独特的魅力。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说,西方人重视“专家”,因其专才分析深入而至其“真”;中国人则推崇“通人”,因其通才融合贯通而至其“善”。

其实是殊途同归,“真”和“善”作为艺术创造的内驱力,都是以“美”作为其最终的皈依。苏格拉底曾说:“人应该追求更美的生活,远过于生活本身。”这位先哲所说的更美的生活,应该是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富有与和谐。单纯追求物质的丰裕,是不可能赢得真正意义上的美与和谐的。而精神的实现也并非我们的自然禀赋,赢得精神的过程实际上是赋予生活以意义和价值的过程。传统文化艺术是支撑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传统文化底蕴是浸润灵魂的明月清辉,是对美的寻找,是对善、爱、理想的追踪,是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人文素质与精神指向。古人说:“一人行习礼乐,一人之尧舜;人人习之,人人尧舜。”但愿有更多的人从忙忙碌碌中抽身出来,以一种历史的使命感和现实的责任感,去开发传统文化的精神资源,去开拓传统文化的价值领域,为我们自己,更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和人文环境。让传统文化底蕴支撑起健全的人格和健康文明的社

摘自《生命的后花园》

創藝組口號

持著求進與革新的精神!

成為富有創造力的專業人才!


創藝組的含義,顧明其意就是一個注重創意,以藝術創新為工作主要概念的組織。因此,隊員們本身,保持著求進與革新的精神是很重要的。求進,就是不斷地追求進步。藝術的領域在本土的發展,越來越受到廣眾的青睞,很多的民間美術館或大型美術館,都在相互競爭以達到水準的視覺效果。我們的綜合文化中心,被藝術家們冠為“大眾型的美術館”,因為我們的展出作品內容包羅萬象,這是為了更發揮本中心的使命,作為讓民眾能夠更了解和接近來自世界各地各種民族文化的優秀藝術作品。創藝組自2001年,隨著本中心的開始運作,而開始接觸以上的藝術展覽工作。雖然大家都沒有經驗,但都抱著學習的心態去完成一次又一次的任務。在某些時刻我們也得到了某些藝術家的建議,而從中獲取寶貴的經驗,通過這一切的學習,創藝組在將來一定能夠成為更專業的組織。

一個組織的成長與發展,主要是取決于組織內操作人員的思想與精神。如果所有的成員都能把組織的發展和使命都當成是自己的責任,這個組織一定會以更快的速度邁向未來。創藝組作為創價學會的重要幕后支援組之一,站在廣宣流布的前線不斷地奮斗著,因此時時刻刻保持著求進與革新的精神為最重要,不止是中心者,而是全體的隊員都必須如此。認真的把自己投入在廣宣流布的道路上,一定會為自己的人生帶來光榮的勝利。戶田先生說:“御本尊的力量是無量無邊,所以組織是一定可以無止盡的發展。但是即使組織擴大,如果干部認為那是只憑自己的力量的話,人數再多也絕對出現不了人才。”池田先生說:“領導人不應認為“這個人有用。那個人沒有用”,要認為“那個人的長處是這點,這個人此處是優點”,重視每一個人。找出人人的優點,不嗇給于稱贊。能否培育人才,關鍵在于領導人的一念與行動。

日本著名管理學家大前研一認為,能控制感情,以理性行動;擁有比以往更高超的專業知識、技能和道德觀念;秉持顧客第一的信念;好奇心和向上心永不匱乏,加上嚴格的紀律,這樣的人才可稱為專業。這是因為,未來世界的重點不是程度也不是規模,而是「方向」;需要的是受過嚴格訓練,擁有克服眼前困難的創意和勇氣、能夠在無路可走之處嗅出一絲可能性的專業人才。專業人才必須具備四種能力:預測力、構想力、議論力、適應矛盾的能力。擁有這四種專業能力,即使面對環境的變化,也能發揮同樣的實力,是充滿變動與未知的世紀中,唯一能依恃的生存能力。

SGM最高顧問柯先生,在2006年的各地域會館開幕的獻詞有提到:“『人是善忘的動物,也是易沖動的動物』,請您們將今日信心的熱情持續下去,銘記御書『日日月月,加強信心』,那麼,廣宣流布和饒益眾生的功德,才會有如雪球般越滾越大。那麼最重要是在於“心”,強信之信心,廣布烈火之心、追求佛法哲理不倦之心、探知知識和人生的求知之心、異體同心團結之心,不被八風吹動之定心、破除生命貪痴的決心、重視友情歡喜之心,心靈再造的人間革命實踐之心,為自己建立一個平等、慈悲的修養之心,創建一個人文和精神文明社會之尊貴之心!一切都是從“心”開始的!池田先生也常常強調“心為切要”。

以上作為創藝組口號的簡單解釋,希望大家在日后牢記這句口號,將它作為我們向前邁步的推動力。

Wednesday, June 27, 2007

Creativ Group 创艺组

Welcome to Soka Gakkai Malaysia, Creativ Group blog. Creativ Group originally is called Graphic Group. Feel free to drop by and check out out activities and updates. you can also leave comments or impression in this blog.

Creativ Group Motto
To become a professional filled with creativity with the spirit to advance and reformation.

欢迎来到马来西亚创价学会-创艺组的部落格。您可以时常来到这儿看看我们的活动。您也可以写下您的留言和感想。

创艺助口号:
持着求进与革新的精神 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专业人才!

创意组指针:
- 坚决一生决不退转,紧随池田先生的步伐,与师共战。
- 自我培育,成为家庭的幸福泉源、工作的模范及广布的新动力。
- 自动自发,率先行动,守护会员的真心结晶,攀登艺术高峰。
- 工作进行中,明朗的互相学习和鼓励,发挥100%的喜悦精神完成所有学会的行事。

features